幼儿园无一人发生磕碰,其实是在用“过度安全”伤害孩子!
生命在于运动。安全在于静止?
今天我们要给各位介绍一位“聪明”的园长,ta通过一些“创举”取得了很多园长都没能达到的成果,虽然会有“一些”副作用,但在这位园长和部分家长看来十分“轻微”。
盛夏已到,孩子们也都穿着短衣短裤/裙在幼儿园肆意玩耍着,因为身体许多地方都没有衣物的保护,发生磕碰后更*受伤。从家出发的时候还是白白净净的,接回来就像“上色”了一样,青一块紫一块,家长自然是怒火中烧,孩子鞋都没脱就直接扯到幼儿园和“凶*”(也就是主班老师)对质。
老师道歉也没用,家长怒气未消,只想把事闹大让大家都来评评理。有多少次,园长们要被bi着去处理这些事情呢,说不烦恼那是骗ren的。
可是,接下来出场的这位园长是不会有这种烦恼,ta想出了一整套办法来保证安全,孩子根本就没有受伤的机会。
这位“聪明”园长的办法说起来也没有多复杂,就是较da限du地限制孩子的自由,生命在于运动,安全在于静止。这样老师有限的精力可以用于在*1时间抓住“**实”的孩子。那他们又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?
上课
孩子行动都要听老师的指令。你还以为他们都在教室里坐着军训,机械地跟着老师做动作或念句子。
户外运动
孩子会被安排户外做一次操,做完操后就不再安排其他户外运动,也严禁孩子自己去户外溜达。
喝水
为减少和管理孩子上厕所的时间,并不会让孩子想喝水就喝水,有些孩子渴了也只能忍着。
你还别说,在家长看来孩子确实都“听话”、“文静”了好多,虽然相比以前少了些活泼和灵气,但是等真的上了小学这些都是都是阻碍学习的东西,早早“改正”也好。
或许你应该感谢,那些不那么“聪明”的园长。
牺牲孩子的自由去换取安全,这是取巧的旁门左道,是因为害怕负责、拒绝承担风险,是偷懒而宁可牺牲孩子健康成长,自由探索世界的权利。这样的“安全”于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折磨。而且它造成的伤害也远远要比家长们想的要严重。
自闭
爱玩会玩是孩子的天性,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不强,建立友谊的过程大多是通过玩耍进行的。没有充足的玩耍,久而久之,只会一个人闷闷不乐,甚至会产生自闭现象。
体质下降
3-6岁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,通过跑、跳等动作可以促进大肌肉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发展,也能促进骨骼发育,增强体质,过分安静、乖巧会导致体质逐渐下降。
意志消沉
户外活动的时候,别的孩子在攀爬跑跳,你的孩子却在一旁默默看着,时间久了,内心的骚dong得不到释放,心情也会压抑沮丧,厦门托育,意志消沉。
当我们在谈论幼儿园安全的时候,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?难道像电影里那样,四周全都包裹着白色棉垫然后把人束缚得动弹不得?
环境的安全并不是真的安全,相反,因为被过度保护,因为身心发展受到压制,当孩子面对环境时他并没有分析、判断、适应环境或躲避危险的能力。
成长路上的磕绊伤疤,又何尝不是孩子的铠甲?
所以真正的安全,或是说,真正的安全的教育是让孩子拥有处理真实环境下各种状况的能力。而幼儿园较应该做的是为孩子创设这样的环境:
当孩子在木马腿部四个通道玩耍时,他们会知道怎样的绳网是适合他们攀爬的,他们会知道上下通道时应该避让。
当孩子在环廊下连通的沙池玩耍时,他们知道要到达水系可以通过乌篷船,但是如果乌篷船离岸太远你是上不去的。
当孩子在UFO的攀爬墙上攀岩,他们会明白只有当脚踩稳、手抓紧、和前面的小朋友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才能不被踩到或者滑下去。
当孩子在玩平衡木、攀爬架的时候,他们会调动肌肉去适应冒险的路线,他们会知道钻、爬、跑、跳,都是怎样的效果,因为尝试了,他们会更加明白哪些自己小小的身体可以做的。
其实,磕碰现象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童年经历,宝宝会在这种经历中吸取经验,*成长。所以,父母们不*于担忧,用正确的心态面对,也给那些不那么“聪明”的园长一些谅解和包容。这才是真正好的安全教育。
这天,一位妈妈来咨询我,神情凝重、焦lv不已地向我投诉她孩子的几大罪状:她家儿子刚上一年级,一点都不听话,不肯承认错误,不愿意接受批评(按照妈妈的说法,只有妈妈批评他,他还能俯首认罪,其他人的话对他基本没用);更不可原谅的是,孩子居然对她撒谎!
我问:“孩子经常犯一些什么样的错误,会让您总是批评他呢?”
妈妈说主要是做作业不自觉,不认真,做题粗心。
“那您一般怎么批评教育呢?”
她说是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,并要他承认。
“承认吗?”我又问。
“一开始总是不承认,要我很严肃地批评,并威胁他,他才会哭着认错,每次都这样,我都快没耐性了,感觉孺子不可教!”
我说:“您这是屈da成招啊!当然就由不得他不承认了。毕竟,孩子知道您掌管着他的生活和玩具零食来源。他可没有能力跟您对抗到底。哭着认错,就说明他是被po无奈。”
“可是,我不逼他,他死都不认错啊,我有得选择吗?”
“为什么一定要认错呢?您自己小学一年级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吗?没犯错误,孩子怎么能成长?再说,这些错在我看来都是这个年龄孩子尤其是男生的常见问题,甚至不算什么问题。您对孩子太苛刻了,居然连犯错误都不让他犯!”
“可是,作业不做好,老师会在群里批评我们家长啊!”
“那您不是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批评教育他,而是要把老师给您的压力转嫁给孩子,对吧?”
“也不全是啊,毕竟对他严格点也是为他好嘛;孩子爸爸开店,每天很迟回家,管不了孩子,我自己每天上班,回家要管他,我压力也很大啊!”
“那就是把您自己的压力和家庭的压力都压到了孩子身上,他这么小怎么受得了?他当然会反抗。不听话,不认错,甚至撒谎,都是压力太大造成的结果。”
“老师,您的意思是:问题还在我身上?”
“您是不是认为,凡事要对孩子严格一点,这样才能保持家长的权wei;即使小事也不放过,孩子才能养成好习惯,以后才不会误入歧途?”
“是的,我确实希望孩子一直都能听我的,不要忤ni我。所以,一旦他不听话,我就很崩溃,也觉得很失败。”
“但是,如果您总是抓住他的问题和错误,他就会越来越怕您,对您的教育越来越反感,你们的亲子关系一定会越来越疏远、越来越没有信任,他的行为也会越来越恶劣。”
“不可能吧?为什么会这样呢?”
“这是因为,孩子才六岁多,他的道德感、责任感都还处于萌芽阶段,他的良好习惯和积极行为,托育服务,都是为了存在感和价值感,一旦他发现他的所作所为大多会招来您的批评责罚,那他就无法从中找到价值感。既然他从您这里找不到价值感,他跟您的连接就会逐渐断裂,信任也会逐渐消失,于是就会出现不听话、不认错的现象。当您变本加厉时,他就会采取反抗措施,甚至用更坏的行为来报fu您的责ma。”
“难道他犯了错我就不管了吗?”
“孩子真的犯了错误,我们不是不管,但是认错不是目的,目的是以后少犯,或不犯。那就要跟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,找到原因,就能找到办法。当孩子知道您跟他谈他的错误只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不是为了批评指责,他就会原意向您坦诚,甚至会主动来汇报错误,寻求解决办法。如果孩子一犯错误,就知道自己免不了挨批,那他就会撒谎,托育*,想办法掩盖真相,或不承认。这样,父母会更生气,冲突就会更严重,托育机构,也谈不上解决办法了。”
早教的优点:
1. 结合该年龄段的宝宝特点“量身定做”的主题课程,能更好的挖掘宝宝的自身潜能。
2. 能让宝宝早日走出家庭,学会交往,成为一个社会人。
3. 能让宝宝更自信,更活泼,更乐意与人交往。
4. 同时早教活动能使宝宝的八大智能(语言智能,数学-逻辑智能,空间智能,肢体-动觉智能,音乐智能,人际关系智能,内省智能,自然观察智能)得到和谐发展。
5. 参加早教活动对于宝宝入幼儿园也有好处,能让宝宝提前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,缩短宝宝情绪不安的时间,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。